如果你是重度电脑使用者,大概率已经接触过或正在使用以下工具之一:
它们都被称为“启动器(Launcher)”或“效率启动器”,核心目标类似:
让你用 键盘 + 命令,在几秒内完成本来需要几十秒甚至几分钟的操作。
但在设计理念、平台支持、扩展生态、AI 集成、收费模式等方面,它们又有明显差异。本文将从一个重度效率工具用户、同时也是 Sliprail 开发者的视角,对三者做一次系统对比,帮你判断:
| 工具 | 支持平台 | 核心定位 |
|---|---|---|
| Sliprail | Windows + macOS | 跨平台“快捷指令中枢”+ 深度 AI + 扩展 |
| Alfred | macOS | 经典 Mac 启动器 + 可编程 Workflow |
| Raycast | macOS(官方) | 现代化 UI 的命令面板 + 丰富扩展生态 |
结论(平台层面):
三款工具最基础的能力非常接近:
Sliprail 的基础能力同时覆盖 Windows + macOS,并在“指令化”上做了更多设计:
总结(基础能力):
如果你是“折腾党”或开发者,扩展能力会直接决定你的最终选择。
Sliprail 把“扩展能力”视为核心特性:
丰富的内置指令
官方扩展
自定义 & 社区扩展
开发者文档完善
总结(扩展能力):
AI 已经成了日常工作流的一部分——翻译、总结、写代码、查资料、写文档……
Sliprail 在设计之初就把 AI 作为一等公民能力:
Nora 智能助手深度集成:
nora + 空格 + 问题 即可直接与 AI 对话;多模型支持:
MCP 协议集成:
与指令系统融合:
总结(AI 能力):
一句话概括:
以下为典型模式概览,具体价格可能随时间调整,请以官网信息为准。
总结(授权):
对比来看:
Docs 目录中查看详细开发文档)。作为一名同时使用 Windows 和 macOS 的开发者 / 创作者,我长期的痛点是:
Sliprail 想解决的,就是这几个问题:
跨平台统一体验:
以快捷指令为中心:
AI 深度融合:
开放扩展生态:
我并不认为 Sliprail 会取代 Alfred 或 Raycast——它们都有成熟的用户群和擅长的领域。但对于:
Sliprail 或许是一条值得尝试的新轨道。
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三者:
如果你已经有自己的“本命工具”,这篇文章可以帮助你更清楚地知道它的优势和局限;
如果你正在选一款新的效率启动器,不妨:
最终最重要的不是工具本身,而是:
哪一套组合,能让你 更专注、更少摩擦、更快进入“心流状态”。
希望这篇对比能帮你做出更合适的选择。